初冬的普洱大地,田间地头仍是一派农忙景象,秋收后为提高闲置土地利用效率,农民们正在进行除草、管护等田间农事活动,为果蔬增产丰收打下基础。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强化技术指导,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把“农闲田”变成了致富的“增收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鲍茜茜 文/图)时下,正值冬季马铃薯播种的关键时期,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抢抓农时,多措并举推进冬播冬种工作,确保秋冬农作物种植工作顺利开展。 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们一大早就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推着小拖车,来到了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的薯种发放现场,排队等待薯种的发放。 竹塘乡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土壤和气候优势,着力提高村民们的农业科技素质,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产业,走上了绿色生态、特色鲜明、科技引领、产品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的带领和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县乡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竹塘乡提前规划秋冬农业生产计划——今年计划种植冬季马铃薯400亩,涉及云山村6个村民小组109户农户。今年10月中旬开始发放马铃薯丽薯6号种薯和马铃薯希森4号种薯,每亩向农户发放种薯240公斤,共计发放种薯96吨。 竹塘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彭扎发在发放薯种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向薯农传授种薯管理技术,叮嘱薯农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摆放,规范马铃薯种植,提高薯农的科学种植管理技能,确保马铃薯高产增收。“我家今年计划种植冬季马铃薯14亩,收到优质脱毒马铃薯丽薯6号种薯3360公斤,多亏专家们教给我们整理地块、播种等技术,相信我家今年的‘冬闲田’又会迎来新一轮的大丰收。”前来领取薯种的薯农李扎发说。 “今年的马铃薯丽薯6号种薯薯形椭圆,薯块大而整齐,薯种优质,为我们村冬季马铃薯的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竹塘乡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清介绍,云山村以“党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马铃薯产业,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薯农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冬闲田”变“致富田”。 从“靠经验看天吃饭”到“靠科技科学种植”,竹塘乡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冬季马铃薯产业种植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竹塘乡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