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曾琳寓)近年来,普洱市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出台了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等,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累计安排改革任务1725项,推动完成1567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改革效应持续显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开发区振兴等三年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改革措施,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建立企业投诉受理和调查追究机制。2023年,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达38.4%、32.9%,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55.2%。 乡村振兴根基更加夯实。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施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推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牛油果产业发展“334”利益分配机制。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思茅区入选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县入选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普洱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颁布实施。西盟县政协“双月协商”工作机制入选云南省基层政协20件创新事例,普洱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思茅区倒生根社区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3个单位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亮点纷呈。加强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抓好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普洱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产教融合,组建茶叶、咖啡、康体养生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摆出一个春天》登上春晚舞台并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九届群星奖。 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禁毒工作连续8年被省级评为优秀。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班户联建、联防、联保、联惩机制等做法得到省委肯定,思茅区加强基层治理促“人象和谐”经验在全省推广。宁洱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思茅区南屏派出所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代表。 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大力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建设,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行绿色考评、绿色检察、绿色审计、绿色问政等制度。宁洱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取得突破,建成“宁碳惠”交易平台。普洱“绿色检察”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称号,普洱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桂冠。 党的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探索茶叶、咖啡产业链党建,实施口岸党建共同体建设项目,出台组织工作服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推进产业集群党建联建共建。以工会、共青团、妇联为代表的群团组织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改革创新。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深入开展清廉普洱“十大行动”,建立“六个一”审查调查工作机制,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责任清单和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指引,一体推进“三不腐”。制定普洱市整治“躺平式”干部工作办法,“躺平式”干部整治工作成为全省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典型案例,被中央主题教育办编入主题教育整改整治案例。市纪委监委与驻普单位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得到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省推广。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