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普洱市各地特色果蔬抢“鲜”上市,一派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普洱市因地制宜发展冬早蔬菜、人参果、百香果等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供销”全链条升级,有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悦)初冬时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迎来了草果采收季。在富东乡的山腰沟箐间,连片的草果地郁郁葱葱,一串串火红的草果格外显眼。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草果,一派繁忙的景象。 草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荫蔽、潮湿、温凉且土壤肥沃疏松的环境。近年来,富东乡依托群山连绵、森林茂密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草果种植。如今,草果种植已成为富东乡“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亮点,村民们从草果产业的发展中看到了“靠山吃山”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 在富东乡小坝村的草果地里,村民张平东正和前来务工的村民一起采收草果,并将采好的草果送到附近的烤棚进行烘烤。 “我家共种植了20多亩草果,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村民张保云介绍,小坝村气候湿润、林木茂盛,非常适合种植草果。 据了解,草果鲜果亩产可达300公斤,鲜果收购价约为每公斤9元,而烘烤后的草果干果收购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截至2023年,富东乡草果种植面积已达7312亩,挂果面积达5053亩,年产量约563吨,产值约2251万元。未来,富东乡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草果种植规模,探索精深加工,打响富东草果品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