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普洱市各地特色果蔬抢“鲜”上市,一派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普洱市因地制宜发展冬早蔬菜、人参果、百香果等产业,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供销”全链条升级,有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陈帮思 刘汝南)眼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九甲镇的人参果临时收购点热闹非凡,农户们拉着一车车品质优良的人参果前来售卖,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今年,九甲镇第一批人参果种植共流转土地189亩,种植23万余株人参果,预计产量1100吨,产值可达700万元。同时,第二批种植工作也在陆续开展,预计种植130亩,16万余株果苗,预计产量650吨,产值可达520万元。与去年相比,种植面积增加295.1亩,果苗增加73750株,产量增加1627吨,产值增加1140万元。 九甲镇产出的人参果皮薄肉厚、甜润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来,九甲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人参果种植,采取“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种植模式,由村集体与收购商签订购销合同,收购商提供种子、肥料、技术等,村集体整合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农户及村集体土地入股占股5%,分片承包到户,农户管理的务工费用占股40%。由于适宜的种植模式和农户的辛勤劳动,人参果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金果果”。 “今年人参果每公斤在8元左右,目前已累计销售人参果50吨,卖了40多万元。”果吉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才开心地说。 发展人参果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持续的就业机会,保障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人参果种植周期从8月份开始到来年6月份结束,在种植、管理、采摘等各环节,平均每天能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农户每人每天至少有100元务工收入。 接下来,九甲镇计划继续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人参果的种植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