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澜沧县委组织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扎渡镇南现村三等新寨村民小组2022年因地质灾害隐患整组搬迁,是一个典型的水库移民村。近年来,糯扎渡镇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彝族”“移民”“渔民”三元素为突破口,通过一改二评三亮、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等举措,推动村寨实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图片由澜沧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统筹联动推进,共建“彝民”幸福村。谋划实施三等新寨特色村寨一二期项目,通过县委、县政府统筹、县搬迁安置办主管、镇党委政府具体实施、村党总支和村民小组联动配合的形式,配套完善村庄管网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文化体育、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以“彝族”“移民”“渔民”三元素为突破口,采用奖补机制改造完成彝族风貌特色民居80户,新建移民迁建史纪念馆1座、村史馆1座,完善公厕、垃圾处理池等配套设施,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实现从“移居”到“安居”。把利用好、发展好农村闲置土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盘活1500平方米闲置宅基地,自制具有彝族特色的“高索秋”,打造民族文化广场、人工沙滩、摸鱼塘,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同时,在三等新寨村民小组新建党支部,探索“村党总支+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模式,及时收集群众对村寨管理的意见建议,解决群众难题。 “一改二评三亮”,提升“移民”新村“颜值”。实施抓党建促人居环境提升“一改二评三亮”专项行动,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党员和群众定期开展卫生标兵评比、整洁家庭“光荣榜”等活动,推动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推行“1+N”党员联系户和“周五村庄卫生整治”机制,按照居住地域将80户农户划分为8组党员联系户,由1名党员联系相邻的8至10户群众,督促群众整理家务、清扫庭院、管好家禽、落实好“门前三包”等;每周五开展村庄卫生清理,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以实际行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同时,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定期入户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移民后扶、乡村振兴等内容,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和沿江巡逻,有效保障村民和游客的人身安全。 调优产业结构,提高“渔民”生活品质。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立足彝族文化及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旅游。一方面,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广泛种植芒果、荔枝、龙眼等水果1000余亩,引进云南乡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四季果蔬观光采摘体验园和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拓展稳定移民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持续增收。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盘活1000余亩土地发展牛油果产业,并举办“澜沧江”糯扎渡库区大江野钓邀请赛、澜沧江芒果节及彝族火把节等活动,提升三等新寨村民小组的知名度。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小吃店,打造周边游、周末游等新业态。如今的三等新寨村民小组,已发展成为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江边垂钓等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综合示范村,区位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三等新寨“移、渔、彝”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