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刘建华 罗宗强)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古茶树环绕着村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自2023年9月景迈山申遗成功以来,芒景村便以其独特的布朗族风情和文明新风尚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里不仅民族特色浓郁,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治理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景迈山,茶叶一年中仅采春、秋两季,并依节令适时进行除草、松土、养护。这些都在村规民约中作了规定,让古茶树源源不断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得以休养生息。”芒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科哎华说。芒景村将古茶林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制定《芒景村茶产业发展保护公约》《芒景村村规民约》,精心守护古茶林,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让古茶林文化景观延续千年依然生机盎然。同时,芒景村还将茶产业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走进惠民镇芒景村芒景上寨村民小组,街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都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自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芒景村“两委”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引导村民增强“弘扬时代新风,破除陈规陋习”意识,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跟风大操大办、杜绝天价彩礼,养成科学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传承好家风。积极组织实施“五大习惯养成行动”、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活动,培养村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举办主题活动,积极讨论如何摒弃不良风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成立矛盾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调解村民间的矛盾和纠纷。村民有事一起商量,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形成了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让古老而美丽的布朗族村寨在新时代焕发新容颜。 芒景村在通过村规民约保护古茶林、破除陈规陋习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传承茶文化的深层价值,通过举办山康茶祖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民族节日吸引游客和茶叶爱好者前来游玩。注重挖掘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清理不适应新时代发展、与现代价值观相悖的文化观念,既让丰富的民族文化成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也让移风易俗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蔓延开来,有效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申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茶商来到景迈山,村民的茶叶销路不断拓宽,不少村民也开起民宿、餐饮、旅拍等店铺,并开始通过直播和电商平台销售茶叶。”芒景村村民桑达说。如今,民宿、咖啡馆、旅拍、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已在芒景村形成声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茶文化传承和茶产业发展中,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红火。 “傣族姑娘采茶忙,布朗女孩制茶香,家家户户客满堂,村容村貌换新装……”这是在芒景村广为流传的布朗族小调,欢快的节奏和美好的歌词,唱出了景迈山村美民富气象新的崭新面貌。如今的芒景村,村庄建设取得新突破、村庄规划更科学、整体风貌更协调、环境卫生更整洁、基础设施更完善、基层治理更有效,一幅生态宜居、村美民富的新农村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