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虽已至,田间农忙依旧。眼下,在普洱的田间地头,草莓、葡萄、晚熟芒果等瓜果陆续成熟、接连上市,广大农户在享受着丰收喜悦的同时,通过“采摘+销售”“线上+线下”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仅拓宽了瓜果的销售渠道,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还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农文旅深度融合。 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通讯员 李付文)“我老家黑龙江省现在已进入‘冰冻’模式,而普洱四季如春,晒着冬日的暖阳,品尝鲜美的草莓。”12月2日,在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草莓园采摘草莓的游客张天明对记者说,今年冬季到普洱旅居,选对了地方。记者在曼歇坝村看到,类似张天明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 记者走访发现,曼歇坝村今年种植草莓的势头依旧不减,种植规模达数百亩,包括越秀草莓、奶油草莓、梦帅草莓等多个品种,目前已陆续上市,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 “草莓采摘旺季出现在春节前后,刚上市的草莓价格相对较高,但与去年相差不大,进园采摘每公斤50元左右。”据村民陈学平介绍,草莓种植技术一旦掌握就能很快上手,而且草莓属于“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周期短、成本低、效益好,管理得好,一亩纯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 据了解,在曼歇坝村,种植草莓时间最长的村民已有20年。过去,曼歇坝村民以种植草莓为主,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客人通常只会短暂停留,成了“过路经济”。现在,该村基于草莓采摘,打造了“烤鱼·草莓节”,让游人可以体验烤鱼、垂钓、采摘草莓等项目,农文旅融合度更加紧密,逐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落地经济”。一些村民还建起了民宿,让游客可以享受度假式田园生活。在各种措施的加持下,曼歇坝村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又讯(通讯员李浩严心梅蔡旭东)当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勐大镇文开村的草莓迎来了采摘期。采摘园内,一株株草莓长势喜人,绿叶与红果交相辉映,阵阵果香扑鼻而来。 “我种植草莓已经有11年了,特别是天猴高速公路通车之后交通方便了,草莓种植效益也更高了。我家今年种了10亩的红颜草莓,经济收益十分可观。”种植户吴丽琼说。 据了解,文开村的草莓从11月中旬陆续成熟,果期可持续到次年4月。除吸引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外,村民还会采摘新鲜的草莓并快速配送到周边乡(镇)和县城进行售卖。通过发展草莓种植,文开村的农户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丰富了群众冬季的“果盘子”,而且通过“采摘游”为乡村带来了蓬勃生机,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在勐大镇,不只是草莓,阳光玫瑰、枇杷、杨梅、人参果等水果产业也迅速得到发展。近年来,勐大镇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采摘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水果经济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