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婷 成佳蕊 文/图)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钢铁巨龙纵贯山峦、横穿江河,这是一条联结友谊、承载梦想的交通大动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作为国内段途经站点城市的思茅区,迎来了旅游快速发展期。近年来,思茅区抢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发展机遇,不断整合文旅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通过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游客乘坐中老铁路动车到思茅“快旅慢游”提供更多体验。 
冬日的普洱火车站,旅客熙熙攘攘。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普洱至昆明仅需2个多小时,思茅至西双版纳只需4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行程时间,既方便了沿线百姓出行,又为思茅的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交通条件。据统计,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截至2024年11月26日,普洱站共发送旅客513.7万人次,到达旅客512.6万人次,旅客到发量突破1000万人次。 普洱车务段普洱线路管理站站长尹昭良说:“3年来,昆明局集团公司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实施‘一日一图’,精准投放运力,实行春暑运、小长假高峰运行图,把每一个周末都作为小长假,采取增开动车、重联动车等模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目前开行46趟,高峰时开行74趟,还有18趟重联。开通以来,单日最高发送旅客突破17000人次。” 中老铁路的开通,让游客到思茅花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在景区景点的时间越来越长。同时,也激励了思茅各大景区景点各项产业链的不断创新,不仅在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出台惠民套餐等方面引流,还加强文化挖掘,并精心推出互动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距离普洱火车站20分钟车程的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相聚于此,游客可以乘船泛游波光粼粼的定波湖,观鸬鹚捕鱼非遗表演,赏大型水舞秀《马帮情歌》,乘索道俯瞰茶城美景,游滇西南最大的马帮博物馆,重走茶马古道,感受普洱秀丽的山水和灿烂的茶马文化。 普洱茶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刀梦婷说:“中老铁路开通3年来,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实现了双增长。2024年的春节假期,到景区旅游的人数同比增长255%以上,游客的峰值达到了景区的最高承载量,运营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中老铁路也为思茅区咖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一场由“铁路+咖啡+旅游”带动的热潮正悄然兴起。思茅区全力打造“从种子到杯子”一站式体验的现代精品咖啡庄园和一批集咖啡体验、研学探索、庄园度假、养生旅游于一体的咖啡精品旅游线路,精心策划咖旅融合活动,吸引更多咖啡爱好者“一站式”踏入远山树林的乡野,近距离体验思茅“村咖”的魅力,有效推动思茅旅游从流动性观光、打卡式旅游到休闲沉浸式体验的加速升级。 进入咖啡采摘季,在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片区,连片的咖啡树缀满红色的咖啡果,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咖啡庄园迎来一拨接一拨的游客,聆听咖啡庄园主理人分享咖啡从“一粒种子到一杯咖啡”的成长故事。 “中老铁路的开通,降低了旅游出行成本。许多游客通过中老铁路到思茅旅游,也带来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订单,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主理人杨鸿简介绍,中老铁路拉近了思茅区与国内各省(区、市)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时空距离,实现了互联互通。随着咖啡市场越来越大,促使思茅的“咖二代”提前谋划,了解关税、进出口资质等信息,并计划到老挝、缅甸等国家尝试种植咖啡。 从热闹的庄园、集市,再到丰富的咖啡赛事活动,思茅区依托中老铁路这条大动脉,结合节庆活动、赛事娱乐、新兴业态等进行咖旅融合探索实践,持续举办原产地咖啡文化季、咖谷美食音乐周等活动,快捷的交通、纯正的咖啡、新颖的体验,吸引了无数咖啡爱好者的目光,让乘坐中老铁路“为咖而来”的旅行者们获得了更好的体验,让思茅咖啡场景体验不断“出圈”,实现文化发展与咖旅融合发展共享共赢。 一路通,则百事通;旅游兴,带动百业兴。作为普洱旅游城市主要承载地的中心城区,思茅区紧紧抓住中老铁路开通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优,构建更多体验式、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旅游景区立足实际,通过推出以茶咖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为主题的一日游、两日游、多日游线路,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同时,以串联大南部景点、小南部庄园为主抓手,发展田园经济综合体,把垂钓游、观鸟游、沙滩游、民族村寨体验游等作为旅游产品推广运营,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