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听松记录了盟誓代表后代、誓词碑志愿讲解员等普洱群众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后的激动之情。他们通过散文和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理解,抒发对国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是收信人、也是答卷人,我们将在答卷之上写满团结,愿为共同的目标贡献各自的力量。 ▱魏志云 作为土生土长的普洱人,从小到大,在家长的口中、在老师的教诲中、在工作后的学习中,无数次听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们的故事。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滇西南26个民族的土司、头人、代表和普洱专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于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会盟立誓、刻石为记共同建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是绝无仅有的,是集革命性、历史性、民族性于一体的千秋丰碑,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见证,这是边陲重地各民族一心向党、巩固边防的镇边宝鉴,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我回想起1951年先辈们在普洱红场刻碑立下的铮铮誓言:“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同时,我回想起2005年,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马帮,从西南边疆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到首都北京的故事和2023年普洱景迈山申遗成功。 2005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这是一次为真实再现清代马帮从古普洱府(今宁洱)出发,驮普洱茶进京城盛况的活动,旨在向外界推广普洱茶、宣传普洱茶。虽已时隔多年,每每翻开记录的文字和照片,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又浮现于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是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庞大马帮,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哈尼族、彝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来自云南的普洱、怒江、丽江、保山、西双版纳等地。2005年5月1日,这支由70人、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从宁洱出发,踏上了通往北京的漫漫征程。2005年10月14日,马帮总行程四千多公里,历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北京6省市,终于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终点——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八大处公园。从宁洱到北京,用马帮行走这种原始的办法,花费了167天4008个小时。 1951年立下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让各民族把“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言刻在了心底,传播到普洱各地,传播到七彩云南,传播到中华大地。2005年的多民族马帮进京活动,同样是对民族团结誓言的延续。 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景迈山居住着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5个世居民族,景迈山茶文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是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共荣的典范。景迈山的申遗成功,再一次向外界展现了普洱茶的魅力,再一次印证了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勉励和希望一样,云南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前、现在和将来,始终会做到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共同谱写民族团结篇章,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云南大地越开越绚烂。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