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小微急”,让“民生”跟着“民声”走,从人居环境、基层治理、乡村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件件实事直指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热点,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普洱日报讯(景谷县委组织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半坡乡积极探索建立“党员街长”集镇精细化治理模式,将党建与群众呼声、集镇服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共同参与集镇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党员、商户和居民多元共建共治共融共享,助力集镇治理长效长治,切实改善集镇脏、堵、挤、乱现象。 “集镇管理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集镇街道没有红绿灯,一到赶集日,车辆就乱停乱放,给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造成了拥堵,安全隐患大。”半坡乡清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勇说。为推动集镇治理,半坡乡本着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则,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明确由社区党支部负责统筹,商户、居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头雁效应”,建立了以支部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为成员的“党员街长”治理模式,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形成支部抓统筹、街长抓落实的基层党建联动体系,切实做到群众“有所呼”、街长“有所应”。 为将“党员街长”治理模式落实落细,半坡乡通过包片联户的方式,实现交通必劝导、市场必规范、环境必提升、政策必宣传。同时,紧盯集镇治理的突发点、群众关心的切入点和服务优化的关键点,不仅打通了集镇治理的“最后一米”,还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自实施“党员街长”集镇精细化治理模式以来,“党员街长”带头履行职责,延伸服务触角,消除管理盲区,持续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攻坚克难、创新探索,不断赋予“党员街长”新的生机和活力,探索出一条集镇治理新路子。如今,半坡乡的交通更加顺畅,集镇街道不再拥堵,人气更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