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立足供给需求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业辣椒、生姜、魔芋等高附加值、高品质、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释放乡村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灵 李国新 孔俊凯 文/图)近日,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玉米、蚕豆、小麦、辣椒等冬农作物长势喜人,农户正在田间地头进行中耕管理,到处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年来,古城镇紧紧围绕“秋冬无闲田”的农业生产思路,立足河谷热区资源优势,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冬农开发,将冬闲田变为“增收田”。 古城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党组织+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党组织负责政策宣传、资源整合与协调服务,企业负责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农户则通过出租土地或参与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通过该模式,古城镇引入企业及种植大户,有效促进了冬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和农户的三方共赢。另外,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古城镇促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冬农产业的长远发展,古城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以来,对2万余亩土地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提升了农田的水利设施、土壤肥力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改造后的农田,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吸引了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投资。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古城村共流转土地700余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全村700余名零散务工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收入达500多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古城镇古城村党总支书记罗庆荣介绍。 通过多措并举,古城镇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确保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一季收成”到“四季丰收”的转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