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吴叶芊)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多向发力,全面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下好党建引领“先手棋”,就近稳定就业一批。坚持支部联动、党员带头,在20个乡(镇)建成就业创业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就业需求摸排、就业岗位筹集、就业供需匹配、创业指导服务等6项家门口的一站式就业服务。线上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线下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持续扩大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1万人次,就地就近就业13.57万人次。 下好稳岗拓岗“关键棋”,吸纳安置就业一批。采取“政府送、党支部引、企业接、能人带、亲友帮”等模式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并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抱团式”稳岗。及时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就业帮扶。建立“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精准用工模式,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三难”问题。 下好技能培训“精准棋”,精准输送就业一批。积极探索推广“农村党员实训户”培训模式,推动党员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乡村本土人才发挥实操经验、技术优势,到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开展“土味”教学,帮助农户解决“培训理论听不懂、实践操作不会做”的难题。坚持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的原则,把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作为培训的必讲内容,实现“一人多技”,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8.53万人次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下好政策扶持“长远棋”,吸引归雁就业一批。依托澜沧县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大学生到乡、致富能人回乡、务工人员返乡、企业家入乡创业就业,推动资金、资产、资源项目入乡进村。精心“筑巢”,及时兑现各类创业就业补贴,积极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手工作坊、农村电商直播等,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通过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450人,贷款金额11318万元,带动就业1364人;发放“云岭创业贷”1958万元,带动就业221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