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洱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得到了省委书记王宁对“曼海经验”的点赞和肯定;景迈山申遗成功后“精彩出圈”;首次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这一年来大事不断、好事连连,绘就了普洱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彰显了普洱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跟党走、矢志不渝兴边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的信心和决心。
1.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 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9月25日上午,省委书记王宁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向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及广大干部群众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并对全省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普洱市迅速全覆盖抓传达学习,全方位抓宣传宣讲,全维度抓贯彻落实,并组织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赴京参观学习,追寻先辈足迹、体悟历史荣光、续写时代新篇,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各族群众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昂扬斗志。
2.省委书记王宁点赞“曼海经验”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曼海村是一个典型多民族聚居村寨。9月25日至26日,省委书记王宁在普洱市调研期间,充分肯定该村通过引入“乡村CEO”,链接乡村与市场,开发农文旅融合新产品,乡村旅游日益红火的典型经验,强调各具特色的村寨是云南最富集的文旅资源,要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引培一批乡村振兴人才,以先进理念、模式、业态整合乡村资源,结成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把广大农村日用而不觉的资源变成资产资本,变成群众、村集体的收益。
3.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精彩出圈” 9月17日,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据统计,一年来,在全网相关文旅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的5个话题中,“景迈山申遗成功”仅次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位居全网第二。2023年9月至今,景迈山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同比增长33.52%;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184%。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度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成立普洱市“景迈山”宣讲团、普洱市茶马古道研究会,深入挖掘研究普洱景迈山和茶马古道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向外宣传推介普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故事,弘扬茶马古道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普洱市首次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 1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向普洱市赠送天安门广场国旗仪式在北京举行。普洱市获赠的这面国旗编号为“2024—0268”,旗长5米、高3.3米,整幅旗面无拼接,五颗星由织造人员手工完成,它曾于2024年9月24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高高飘扬,这一天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的日子。普洱市将承载着这份荣耀与责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誓词碑光荣传统,将此转化为凝心聚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普洱实践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普洱力量。
5.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在普洱开幕 1月5日上午,以“中国咖啡·全球共享”为主题的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在普洱市盛大开幕。本届博览会,经商务部批准,提档升级为“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是商务部、文旅部、工信部共同发起的“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重点活动之一,展会以“中国咖啡·全球共享”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咖啡企业参展,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咖啡人士共话中国咖啡美好未来。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企业参展,累计咖啡采购商订单及合同意向交易额22.36亿元。
6.普洱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 4月28日上午,普洱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启动仪式举行。普洱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位于思茅区思茅街道莲花村北侧芒过山,占地面积157.03亩,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800吨,总投资52307万元。项目分两期进行,目前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入厂垃圾500吨,入炉垃圾400吨,年发电量0.5497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0.4672亿千瓦时,年处理量14.6万吨,严格管控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实现域内新产生垃圾零填埋,配套填埋场陈腐垃圾逐步掺烧,实现普洱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7.“孟连牛油果”发展案例入选全国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 11月3日至4日,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普洱——“孟连牛油果”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年,孟连的牛油果种植总面积有12万余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0%,全年预计产量为1.95万吨,约占国产鲜果的75%以上,可替代25%左右的进口份额,有望打破国内牛油果依赖进口的局面。当前,牛油果种植已拓展到思茅、江城、澜沧、西盟等多个县(区),正朝着全市种植规模达20万亩以上的目标迈进,被社会各界赞誉为继普洱茶、普洱咖啡之后的普洱第三张亮丽产业名片。
8.全国首个全日制咖啡本科专业“落户”普洱 2月,云南农业大学新增全国首个全日制咖啡本科专业——“咖啡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所在院系位于普洱市的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9月,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通过高考共招录100人,主要以理工科学生为主,旨在培养具有咖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普洱率先成立州(市)一级市民文化协会 普洱在全省率先成立州(市)一级市民文化协会,并于2月23日举行了市民文化协会揭牌暨2024年普洱市市民文化节启动仪式。随后,每周以“香遇普洱”为主题举办“周末市民文化节”,现已累计开展44期100余天,其间,同步举办“青草地星空音乐会”“周末市民文化讲座”等活动,为普洱广大市民群众以及外地游客提供了每周不同样的文化大餐。
10.象山国际2024普洱思茅马拉松成功举办 3月17日,主题为重走茶马古道的象山国际2024普洱思茅马拉松在普洱大剧院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万余名跑友齐聚普洱,共同感受普洱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象山国际2024普洱思茅马拉松的举办,填补了普洱市路跑赛事的空缺,首届办赛即为中国田协“A1”类标牌赛事。
内容来源于:普洱市政府新闻办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