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木刻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凸版版画。 传统版画有单板单色(黑白木刻)和分版多色套印,绝版木刻则是用一块木板完成多色套印。如果一幅画上有10种颜色,就要在同一块木板上进行10次雕刻和印刷。作品诞生之时,即是木板“毁灭”之日,因此得名“绝版套色木刻”。
(张晓春 提供) 20世纪80年代,绝版木刻诞生于普洱,以其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形式迅速引起中国画坛的瞩目,现已成为中国四大版画流派之一,是普洱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贺昆、张晓春、魏启聪等一批艺术家创作的绝版木刻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绝版木刻逐渐享誉国内外。
(张晓春 提供) 近年来,绝版木刻走出画室,走入教室、咖啡店、乡村,融入文旅市场,衍生成为文创产品、咖啡包装等,被赋予了更多的“烟火气”。 本期文化空间,让我们走近绝版木刻,感受“绝色”风情。
本网讯(通讯员 陈娟娟 邓娟 文/图)“以梦为马,渡我过河”。出生于1981年的陈龙2005年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专注于创作。他说,自己依然是一名年轻的创作者,每一次的创作,都倾注了饱满的感情。 陈龙的工作室简洁有序,他每天午后开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结束半天的工作后,陈龙会选择长跑或健身进行放松,再回到工作室继续工作。寂静的深夜无人打扰,往往是他进行创作的黄金时段。他安静地用锋利的雕刀划开平整的木板,雕刻着世间万物。 陈龙早期创作的作品里,配色简单、线条干净,多以乡土生活、丰收劳作为主题,随着绝版木刻技艺的精进,茶叶、咖啡等与普洱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逐渐成为陈龙作品的创作主题。 在陈龙的创作生涯里,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勤奋、热爱、坚持是一直伴随他创作的几个关键词。毕业后,很多大学同学都已转行到其他行业,只有陈龙做到了以此为职业,他乐在其中,十分珍惜当下的生活。 在创作之余,陈龙积极拥抱市场变化。此前,他和上海的咖啡企业合作,利用绝版木刻制作的咖啡包装,一上市就好评如潮。时尚的包装兼具普洱元素,咖啡和绝版木刻得以完美结合,让陈龙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用绝版木刻画作包装的400余吨咖啡在全国各大城市销售一空。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