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年新气象,新春再出发。春节将至,普洱发布“新春走基层”专栏如期与您见面。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将走访普洱各乡村、社区和基层单位,以记者体验和记录见闻的形式,报道基层群众在新一年中的生活变化、奋斗故事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进一步推动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角度讲好普洱故事。今天刊发第一篇:《孟连县勐马镇:“甜蜜产业”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甜》。 “好香、好甜呀......”近段时间以来,只要走进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勐马村芒列村民小组,无不发出如此感慨。“这种甜香味,是村民们使用传统手工技艺熬制红糖时散发出来的。”勐马村芒列村民小组村民玉永笑着对记者说。 在芒列村民小组,放眼望去,一根根甘蔗挺拔饱满、亭亭玉立,汇聚成连绵如画的甘蔗林。芒列村民小组村素有种植甘蔗和古法制糖的传统,如今,村民们依旧遵循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将这一甜蜜事业发展得更加兴旺。 记者走进一家传统制糖工坊,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甜香味,烟雾缭绕中,只见6口大铁锅双行排开,木柴在锅灶中熊熊燃烧、甘蔗汁水在锅中咕噜噜翻滚,主人家不停地在每口锅中来回搅拌…… 等待熬制的时间,记者向主人家玉永询问了古法制糖技艺流程。“我从小就看奶奶和妈妈手工熬制红糖。每一次熬制都要从早上忙到晚上,从一锅甘蔗汁水熬制成焦黄黏稠的红糖汁需要8个小时左右。”玉永向记者介绍,要先将新鲜甘蔗洗净榨出汁液后,进行沉淀、澄清和过滤处理。再把处理后的甘蔗汁倒进大铁锅内,用小火慢慢熬煮。熬煮时间需依据甘蔗汁的浓度和糖分含量作精心调整,直至汁液变得焦黄而黏稠。这时将熬好的糖汁迅速倒入模具中,让其自然冷却,将凝固好的红糖从模具中取出,色泽诱人、蔗香浓郁的古法红糖便制作完成了。 古法红糖采用最传统的工艺,保留红糖最纯正的营养和风味,因此受到消费者追捧。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勤劳智慧的村民创新推出了风味独特的益母草、桂花、红枣、枸杞、生姜、玫瑰、金银花等多种全新口味红糖,可根据客户所需自行搭配。 在芒列村民小组记者碰到了正在为客户邮寄手工红糖的村民岩扁。“这次寄出30瓶红糖,有原味、姜糖和花糖,是曲靖市客户订购的。我家种植有30亩甘蔗,红糖都是自家手工熬制的,年收入10多万元。”岩扁说,很多来自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外地客户都会跟他订购红糖。 如今,古法制糖产业已成为勐马镇“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芒列村民小组目前共有22家家庭作坊熬制红糖,每年熬糖产量可达200余吨,每家家庭作坊年收入可达10万余元,销量最大的作坊收入可达12万元。芒列村民小组古法红糖目前主要销往周边县、市,是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下一步,勐马镇将继续深耕“甜蜜产业”,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潜力,让古法红糖制作手艺焕发出新活力,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用甜蜜产业奏响乡村振兴的幸福之音。(作 者:臧灵 王承吉 赵劲然 岩三卡)
本文来源:普洱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