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刘绍容 通讯员 高平顺)老旧小区改造以后,面貌焕然一新,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重新硬化的路面更平整,划设了停车位,配置了户外健身器材,补齐了消防设施,专门增加了绿植,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机制,坚持建管并重,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赢得群众的广泛称赞。 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动能 “小区未改造之前,车辆停放杂乱,而且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宁洱县宁洱镇东城社区银河小区居民李莉告诉记者,改造后,小区停车更规范,设施更完善,环境更漂亮,卫生更整洁,住着很舒心。 在宁洱县城,很多老旧小区都存在着基础设施破旧,路面破损严重,停车不规范等问题。宁洱县委、县政府积极面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走访调查研究,为民排忧解难,以党建引领,多措并举,高位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为顺利推进改造工作,宁洱县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住建局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规则、责任清单,科学统筹抓资金、抓进度、抓质量,形成工作合力。 据介绍,宁洱县还成立社区党支部、住宅小区党小组、居民党员参与的服务机构,组织居民召开改造宣传动员会、矛盾纠纷调解会,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 “在老旧小区改造前,党员干部就带头进小区,与小区居民座谈,争取居民的理解支持,并广泛征求和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把好的意见建议纳入改造方案。”宁洱镇西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应思介绍,以党建引领的方式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又能确保改造结果让大家满意。 创新机制促提升保目标 宁洱县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健全动员居民参与机制,凝聚强大合力,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质效。通过实施改造的小区健全动员居民参与机制,发动居民配合施工、参与过程监督和后续管理、评价与反馈小区改造效果。针对已完成改造的小区,由社区负责及时进行线下入户回访,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目前,群众对改造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 在改造过程中,宁洱镇西城社区利民小区的居民陈治华对记者说,部分居民建议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把利民、凤鸣、印刷厂等3个独立的小区打通,有利于构建共居环境、营造共学氛围、凝聚共建合力、实现全民共享成果,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宜居。意见建议得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的重视,并纳入改造方案。对利民小区以及附近连片的凤鸣小区、印刷厂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的道路、绿化、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对乱搭乱建进行拆违建绿,在空白区建设垂直绿化景观或装饰口袋公园。 据了解,发挥居民参与机制,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全方位提升适老化水平,在宁洱县老旧小区改造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宁洱县牢固树立“质量为王”的理念,建立了改造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机制,通过持续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质量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压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管并重见行动显成效 “我们小区是最先享受改造政策的。”银河小区的居民王一民对记者说,感谢党委和政府,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让居民住得舒服。 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一些居民已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生活,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在有的老旧小区改造中,还把地面绿化改造为“空中绿化”,有效解决了部分老旧小区停车位与绿化冲突的问题。全面推进老旧管网改造,所有小区均实现雨污分离,并建有充电桩、智慧停车场,城镇公共区域功能补充不断丰富,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宁洱县对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建管并重,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治理体系。改造后,以自治为基础,探索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建共治体系,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的问题。同时,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设立网格楼栋长公示牌,标注网格长、楼栋长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明确岗位职责。有的小区通过“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N”的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小区绿化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小区管理服务工作中,宁洱县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比如,西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云南百佳法律明白人陈平践行耐心、公心、交心、诚心、尽心的“五心”工作理念,带领小区党员引领住户开展绿化带认领等服务活动,营造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019年以来,宁洱县累计投资3.3亿元,完成143个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共涉及724栋居民楼中的9376户居民,使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2023年,宁洱县还获得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县(区)的表彰。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