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 >> 正文




【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厚植生态底色 坚持生态为民——普洱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来源:《普洱日报》 廖智若愚 时间:2025/01/16/ 10:58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廖智若愚)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要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如今的绿海明珠——普洱,绿水青山焕新颜,山笑水笑人欢笑,呈现出一派绿美和谐的景象。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多年来,普洱市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不断压实。成立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编制《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普洱市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体措施方案》《普洱市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普洱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

生态文明立法取得积极成效。印发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普洱市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办法(试行)》;颁布实施《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普洱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普洱市思茅城区河道管理条例》《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垒河流域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等条例,围绕上位法的要求,弥补地方立法空白。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印发《普洱市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普洱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方案》及《关于开展环境监管执法督查的通知》,出台《林长制工作“三张清单”制度》《责任区林草资源和管理情况清单》等文件,建立了普洱市“林长+检察长+森林警长”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林长制管理体系;印发《普洱市加强河流管理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普洱市开展“保护母亲河全民在行动”常态化集中清河行动工作方案》《普洱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2023年工作要点》和《考核实施细则》,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合力推动河(湖)长制落细落实。

“生态为民”行动不断深化。切实把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作为“生态为民”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制定整改方案,压实工作责任,集中力量,对群众身边长期存在、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立行立改;以“群众理解不理解、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整改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截至目前,发布整改典型案例20件,《普洱日报》、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各类媒体平台发布(转发)信息稿件97篇,阅读量达5万余人次。已办结的“生态为民”案件未出现重复投诉问题,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生态环境问题,赢得群众称赞。

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清晨在普洱跑步,看着蓝天白云,吹着和煦的清风,是一种享受!”对于市民李皓晨来说,每天到湿地公园跑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普洱是一座来过很多次还想来的城市。天高云淡,山清水秀,空气越来越好……”多次到普洱旅居的东北游客郑志军说。

十年来,普洱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加快推动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对重型柴油车、非道路机械等移动源污染管控。

强化联席会议制度,用好气象会商预警机制,加强气象条件分析研判,精准实施人工干预天气措施。2024年以来,与气象部门分析会商54次,发出预警预报16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15次,增洒降尘降温655余车次,开展增雨作业270次。

加强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力度。开展建筑施工工地、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等专项检查整治。2024年前三季度,普洱市细颗粒物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6.7%,较去年同期提升2.2%。

聚焦固体废物处置

推深做实“无废城市”建设

走到思茅区茶源广场小区东南门口,摆放着一个专门收集建筑垃圾的集装箱,集装箱装满后由普洱循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建筑垃圾运往再生材料工厂,精准分类后分配到各个生产车间,经生产线“消化”后,“吐”出再生材料,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2022年,普洱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高位推动、系统推进,积极探索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新方法、新路径,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深做实“无废城市”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印发《普洱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普洱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宣传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县(区)县长(区长)、市有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筹建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4个工业、农业、生活及建筑、危险废物工作专班,10个县(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强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突出重点抓推进。聚焦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已实现连续四年负增长;林产“三剩物”(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率达9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6%;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15吨/天。

营造浓厚氛围。利用环境日、全国生态日、国际无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无废城市科普讲座,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主题宣传,开展无废城市倡议书签名活动,广泛宣传贯彻“无废理念”,厚植“无废”文化,营造人人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探索“无废”特色路径。聚焦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补齐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无废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做法和创新模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追蓝逐绿、向美而行。如今的普洱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下一步,普洱市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示范双促进双提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打造 ... 下一篇:【牢记嘱托再奋进 凝心聚力谱新篇】凝聚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