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特色产业“引路”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澜沧酒井:多元产业汇聚合力 共建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1/16/ 11:17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绿色能源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育品牌”,构建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等涉农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茜婷)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后劲。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立足发展实际和资源特色,围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谋篇布局,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持续动力。

强基固本,挺起传统产业“硬脊梁”。甘蔗是酒井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酒井乡因地制宜,把甘蔗种植作为乡村振兴主要产业项目抓紧抓好,大力发展甘蔗产业。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农业专家指导、培育种植大户等方式积极发展壮大甘蔗种植面积,切实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去年以来,酒井乡甘蔗种植突破2万亩,亩产6吨左右,总产值预计达5000万余元。

聚力蓄能,扬起特色产业“新风帆”。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与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酒井乡的西瓜个大味甜、灯笼果香甜可口、牛油果口感醇厚,市场供不应求。通过采取“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联农惠农带农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收租金、强化技术培训、选育优良果苗、推广科学种植,构建村、企、民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打造出了特色种植产业的新名片。截至目前,酒井乡灯笼果、牛油果、西瓜种植面积共计2000余亩,年收益达1900万元。

精耕细作,擦亮土特产业“金名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丰富多样的蜜源植物,酒井乡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和蜂蜜产业发展新模式,以致富带头人吸引周边蜂农“抱团式发展”不断壮大蜂蜜收购、销售产业,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的新路子。目前,酒井乡养蜂农户已达500余户,每年的产量超过1万公斤,产值可达250万余元。

厚植底蕴,扮靓文旅产业“美画卷”。酒井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乡,近年来,酒井乡立足“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资源,以老达保为核心,打造乡政府驻地至老达保沿线“半小时”经济圈,丰富旅游内容,积极利用春节、葫芦节、国庆节等节日,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2024年,酒井乡接待游客7.1万余人,促进旅游消费收入80余万元。

下一步,酒井乡将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努力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在培育传统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做文章,实现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特色产业“引路”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 ... 下一篇:【特色产业“引路”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