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暖阳拂过北回归线,茶马古道上回响的歌声赞美着春风。这个春节,我们走进烟火升腾的街巷,捕捉了五组特殊的“年味拼图”:百岁老人五代同堂的守岁家宴,银龄教师跨越山海的第二故乡情,多民族家庭风味融合的团圆饭,房车旅人停驻的暖冬驿站,返乡游子抚触乡愁的归途絮语……普洱,以特有的温度,将天南地北的故事酿成醇厚的年节滋味。 
普洱日报讯(记者 廖智若愚 文/图)1月29日,大年初一,记者来到“银龄人才”何清富家门口时,他和儿子正在贴春联,家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何清富是陕西汉中人,今年62岁。2024年8月,他通过“银龄人才”引进计划来到普洱市民族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今年春节,他把家人接到普洱,一起感受普洱茶和普洱咖啡的独特魅力,体验普洱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何清富来普洱的时间不长,但对普洱这座城市印象很好。何清富说:“普洱环境非常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空气质量也非常好,市容市貌非常干净,公共洗手台随处可见,很方便。此外,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舒适,‘左手咖啡右手茶’让人感觉非常悠闲。普洱人很热情,过马路时车辆都会礼让行人。去菜市场买东西,店家会提醒我‘少买点,吃不完!’;买东西时店家也会多添给我一点。这些小细节都让我感觉普洱非常有人情味。” 今年春节前,普洱市早早开展了“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晚进社区——爱在彩云南文艺演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春美术书法展览等多项活动,并将一直持续到春节结束。春节前两天,何清富带着家人一起在普洱中心城区欣赏了特色演出,品尝普洱美食,感受到普洱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期间,何清富计划带着家人到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看一看,到位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普洱民族团结园逛一逛,到北回归线穿过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去转一转,感受普洱河山的壮丽和普洱文化的博大精深。 “普洱市非常宜居,以后有机会我会把我的儿子、妻子都带到普洱定居。”说完这句话,何清富和儿子一起竖起了大拇指,给普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