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作为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洲,这里的一草一木,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更是普洱234万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近年来,普洱市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依托无人机巡航、高山瞭望塔和万名护林员网格化巡护,实现火险预警“秒响应”。同时,采用“双语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深入村村寨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确保防火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高新印)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镇总面积达39.14万亩的森林覆盖区,戴着红袖章与红帽子的护林员们穿梭于林间小道开展日常巡护,与此同时,高空无人机在重点林区上空翱翔,热成像镜头将实时监控画面传送至县防火指挥中心,一旦发现潜在火情,立即反馈至林业站……这是文武镇以“人防+技防”筑牢森林“防火墙”的日常。 压实责任构建“防火长城”。为应对高达71.53%的森林覆盖率所带来的严峻防火挑战,文武镇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把全镇划分为6个防火责任区,形成“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护林员包山头”的立体网格化责任网。2024年新成立的专业扑火队,由12名队员组成,配备了高压水泵等先进设备,与全镇318名护林员一道,定期开展防火巡查与实战演练,有效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 科技赋能让护林防火工作更显智慧。护林防火巡查队不仅利用无人机加强巡逻,还依托县级“森林防火智慧平台”,整合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监测设备,对重点林区实施智能监控。此外,卫星遥感火情预警系统的引入,能够在火点初现时即刻发出警报,极大地提升了火情预警效率。“过去靠腿跑、用眼看,现在鼠标一点就能掌控全镇林情。”林业站工作人员刀思琳说。 积极参与防火工作筑牢思想“防火墙”。“各位乡亲,最近天干物燥,莫在田里烧秸秆啊!”在清晨的广播中,方言版的防火宣传准时响起。截至2月中旬,文武镇已发放户主通知书5200余份、宣传册800余份,在全镇25处显眼位置张贴防火警示教育海报,并对于防火期内野外用火行为,给予相应处罚。“现在就连孩子们也知道拨打12119火警电话,守护山林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扑火队队长杨富祥笑着说。 严格的防火措施守护了绿水青山,也带来了金山银山。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文武镇种植了78000余亩橡胶、21000余亩茶叶、5700余亩咖啡。“防火工作做得扎实,我们的橡胶生意才能越来越红火。”马甫村党支部书记仓泽忠指着满山的橡胶林自豪地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