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时政 >> 国内时政 >> 正文




我省4个食用豆新品种测产获高产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2/25/ 10:57 点击:

 

普洱日报讯(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2月20日至22日,在云南省澄江市食用豆科技特派团、云南省峨山县优质食用豆产业科技特派团以及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工作组)、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委会组织开展的食用豆作物现场观摩培训和田间测产活动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何玉华团队选育的4个蚕豆(豌豆)新品种展现出了不俗的产量和较高的产值。

现场测产数据显示:澄江市右所镇沙河村连片种植的492亩蚕豆新品种“云豆4466”“云豆早6”“云豆早7”示范区鲜荚加权平均产量1676.7千克/亩(非示范区加权平均产量1178.6千克/亩),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增产498.1千克,增产幅度42.3%,示范区较邻近非示范区亩新增产值1470.9元;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班德村连片种植的1032亩豌豆新品种“云豌118”示范区鲜荚加权平均产量1252.2千克/亩(非示范区加权平均产量728.4千克/亩),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增产523.8千克,增产幅度71.9%,示范区较邻近非示范区亩新增产值4033.5元。

云南是全国蚕豆、豌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区域。近年来,我省食用豆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省科技特派团等平台(项目)为支撑,在食用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不断突破,构建了全国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的豌豆种质资源库,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蚕豆(豌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转化应用,有力促进了我省食用豆产量增加、产值提高、产业发展,成为秋冬季节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云南省农科院豆类遗传育种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何玉华介绍,蚕豆新品种“云豆4466”荚长,籽粒多且饱满;“云豆早6”“云豆早7”生育期短,早熟,因上市早具有较好价格优势;鲜食豌豆新品种“云豌118”早熟,抗白粉病、枯萎病,适应性广,适合在我国南北方豌豆主产区种植。近年来,团队致力于引进筛选品质更好、能够产生更高经济效益的品种,集成创新“+蚕豆(豌豆)”高效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助力农民增收增产,不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来源:《云南日报》,原文链接: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2/24/content_249346.html)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云南省首个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 下一篇:我省完成4宗探矿权挂牌出让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