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我参加了省文史馆组织的“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对普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基本了解,对普洱市取得的显著成就有了切身感受。基于此,对普洱市相关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高度褒扬,也是对普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充分肯定;不仅是对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亲切关怀和勉励,也是对全省、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激励和鼓舞。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上来,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普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从各县(区)到边境乡村基层,从机关、企业、学校到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影响遍及全社会,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普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应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就是从现在的点到今后的全面覆盖,“深入”就是要深刻把握本质,提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持久”就是作为战略性的目标长期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大力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佳话代代相传,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绚烂。 第二,深刻把握普洱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由“末端”变为“前沿”的历史机遇,坚持打好全方位开放这张牌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边境地区的普洱逐步由发展的末端变为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国家和云南的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水路、陆路、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国家和省级大项目的落地建设,以及兴边富民、脱贫攻坚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普洱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目前,国家和省里的沿边开放战略实施的力度越来越大、措施越来越有力,市县乡村各级都有国家扶持项目,这是普洱当下和今后最重要的“天时”。只要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国家战略,打好全方位开放这张牌,以开放促发展,促进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要素的不断整合,普洱市的丰富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必将转化为巨大的高质量发展优势。 第三,要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契机,打好茶产业发展这张王牌 经过多年的努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于2023年9月成功申遗,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其重要意义不仅对于普洱,对云南、对全国茶产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也不可限量。如何打好这手好牌?我认为:一是云南省及普洱市要乘势整合地处澜沧江流域中段的重要茶区,使全省茶区在整合发展、品牌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全省及普洱市要撬动全国茶产业整合发展,整体提升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茶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拓展茶叶饮品的世界市场。最理想的愿景就是撬动整个中国茶产业的整合,站在推动中国茶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品牌打造的高度,使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茶业界品牌格局中真正成为实至名归、名利双收的重要一极。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刘大伟)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