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洱非遗及宣传工作概述 普洱非遗涵盖众多领域,魅力独特。截至2024年,普洱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47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50项、市级380项、县级308项。此外,普洱市还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38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4个、非遗传承基地25个、非遗工坊29家、非遗客厅2个、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4个。 在宣传工作方面,普洱市通过举办各类线下活动,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参与,使人们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普洱非遗;借助非遗客厅等综合性场所,推出特色产品展示,推动非遗走进百姓生活等。 二、普洱非遗宣传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空间 (一)渠道单一,内容缺乏深度。普洱非遗宣传主要依赖传统渠道,对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旅游平台利用不足。同时,宣传内容未能深入挖掘普洱非遗的内涵和独特价值,还不能完全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 (二)宣传目标受众定位不精准,缺乏互动与反馈机制。在宣传过程中,与游客的互动不足,无法及时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意见。 (三)宣传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宣传活动多为临时性、阶段性,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宣传机制。同时,与周边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宣传不够,没有形成区域旅游品牌的合力。 三、助推普洱非遗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拓展多元化宣传渠道,深入挖掘宣传内容内涵。加大对新兴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旅游平台的利用,发布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年轻用户的关注。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普洱非遗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曝光率和预订量。加强对普洱非遗的研究和挖掘,邀请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展现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情感魅力,让游客产生共鸣。 (二)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制定长期系统的宣传计划。根据本地游客、周边城市游客、国内国际游客的特点,推出不同的宣传主题和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和活动安排,保持宣传的连续性,持续吸引游客的关注。 (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鼓励文创产品开发。深入挖掘更多具有特色的非遗项目,设计以非遗体验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让游客不仅能参观景点,还能亲身参与非遗项目的体验。打造具有非遗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特色民宿等,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举办文创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出更多具有普洱非遗特色的优质文创产品,提升市场影响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推广人才和非遗传承人才。举办培训班和研修班,邀请资深的非遗传承人和专家授课。设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非遗事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的非遗交流活动,展示普洱非遗的独特魅力,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杜娟)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