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郭春祥)2024年以来,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常态化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挖彻查“四风”顽疾,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迎来送往少了,饭局应酬少了。同志关系更加清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更加密切,服务群众更加用心……”思茅区先后部署开展“严纪律、正作风、强担当、提效能”专项整治行动、“躺平式”干部纠治行动、“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全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学堂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是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4块标识标牌。“以前,村委会内外墙上挂着各类牌子20多块,工作疲于应付,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党总支书记向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围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促进基层减负增效,2024年,市本级发文同比下降24.43%,召开会议同比下降16.85%。市对县(区)和部门考核指标精简14项、减幅达28%,撤销市级议事协调机构318个,清理拆除村级牌匾和证明事项1.9万余块、72项,解除微信工作群1230个,清退规范借调基层人员118人。 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从抓“小作风”、盯“小切口”、见“小成效”入手,建立“纪委+人大+政协”联合监督机制,把各乡(镇)、各部门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情况与清廉普洱建设行动有机融合起来,找准问题、精准监督、传导压力,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普洱实践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