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她们以匠心雕琢事业,以爱心温暖生活,用智慧和担当撑起了社会的半边天。她们是职场中的铿锵玫瑰,是家庭中的温暖港湾,更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 
爱心:职场女性的温度与力量 本网讯(通讯员 秦黛玥 白杨 潘玲/文 常健/图)刘会碧,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新平村村医。多年来,她用爱和温暖守护着村民。 2007年6月3日凌晨5时许,一场6.4级地震突袭宁洱镇新平村,震中就在刘会碧所在的村子。地动山摇那一刻,刘会碧最担心的是在2公里外的学校上学的孩子。她正打算骑车前去探望时,受伤的村民小鲁捂着血淋淋的头向她跑来,声音颤抖地呼喊着“救命”。刘会碧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扔下自行车,迅速为小鲁查看伤口,包扎止血。她一边安抚着小鲁,一边联系他的家人,随后亲自护送小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刘会碧尽管内心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担忧,但她还是选择先救助眼前的伤者。在她的心中,每一位村民都是自己的亲人,在危难时刻,她就是村民们的依靠。 2000年的一天中午,村民小李的妻子突然临盆,坚持要在家分娩。刘会碧不会接生,但四邻八舍都来请她帮忙。她赶到小李家,发现孕妇临盆困难,出现大出血,情况危急,刘会碧果断决定将孕妇送往县人民医院,最终孕妇成功脱险并顺利生下孩子。 刘会碧不是医学科班出身。1990年,一次培训为她开启了从医之路。入职后,由于没有村卫生室,她只能在家中腾出一个房间,为乡亲们看病。出诊箱、血压计、几支常用药物,就是她仅有的诊疗工具。虽然条件简陋,她依然走街串户,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直到2008年,村里终于有了标准卫生室,刘会碧才有了固定的工作场所。此后,她逐步配齐药品、设备及其他办公设施,卫生室有了大变样。 刘会碧负责宁洱镇新平村11个村民小组共3890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她为新平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重症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定期监测、随访和管理。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推开,她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她要按时通知孕妇到医院体检,组织村民进行体检,还要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尽管工作零散琐碎,但她干起来却十分起劲。 刘会碧性格温柔、乐观、开朗,但在涉及村民健康问题时她会显得格外“较真”。早期,村民们健康知识匮乏,疾病预防意识淡薄,很多村民不愿意给孩子预防接种。刘会碧深知预防接种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每个月有三天,她会挨家挨户去给村民打预防针、发防疫药。当时交通不便,下雨的时候只能走山路,有的村民还不配合她,但她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渐改变了村民们陈旧的观念,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她说:“我知道农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需求,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条件越艰苦,我就越要扎根家乡,只要能服务老百姓,一切都值得。” 凭着这份热忱和踏实,她在宁洱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考核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乡村医生”。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