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田繁 刘星雨)思茅区思茅街道老街社区周边店铺密集、居民楼众多,社区环境多元化、人群多样化,灵活就业人员多。为深入推进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老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联动辖区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的服务需求,老街社区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探索成立零工驿站和就业创业服务站,进一步推进社区就业服务。2024年8月,老街社区与思茅区零工市场合作,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搭建规范化就业服务平台。零工市场涵盖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服务功能,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为1021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2872个,招聘人数19003人,为2295名求职者登记求职信息,成功推荐入职707人。 “我住在通商南路社区,看到网格长在社区便民服务微信群发了通知,就过来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岗位。”到零工市场找工作的彭女士说,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五,是零工市场举行线下招聘会的固定日子。每次招聘会之前,零工市场都会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为求职者和用工主体提供面对面洽谈的机会。 戴家巷靠近洗马河路口,交通便利、吃住方便,逐渐形成了露天的“马路人才市场”。为满足求职者的需求,老街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零工载体”,在巷口搭建了“零工驿站”。另外,为帮助求职者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老街社区还整合资源,携手零工市场建设培训基地,启动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不定期开展电工、咖啡师、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后即可持证上岗。同时,针对社区的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等,提供特殊就业援助,开发适合的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