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立足“三农”工作大局,找准产业发展方位,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当前,我市各地抢抓春耕农时,切实将稳固烤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在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上全面发力,实现了从播种到育苗全过程科学化管理,保障了育苗质量和效益,为今年烟叶增效、烟农增收夯实基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芋杉 王兴海)当下,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烤烟育苗工作。 在育苗现场,烟站工作人员对建棚、物资消毒、基质装盘等重点环节进行了实操演示及指导。育苗工人们熟练地给播种机放基质、点籽种、盖苗盘,将装填好的育苗盘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育苗池中。 “目前2个育苗点已全面投产,烟苗将于4月初开始全面移栽。”勐先烟站副站长耿成茂说,烟苗移栽分为三个阶段,预计从4月5日开始至4月底结束。勐先镇两个育苗点计划育苗1260个棚,截至2月12日,已育苗223个棚,可供大田移栽面积1003.5亩。 勐先烟站依据漂浮育苗技术标准,推行精细化管理,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烟站严格落实品种规定,杜绝劣杂品种与自育烟苗,细化管理台账,按计划育苗,依据进度与供苗面积精准发放烟种,保证当天播完。播种前,对育苗相关环境、物资进行全面消毒,完善防虫网等设施,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日常巡查,根据天气状况开关棚,督促合作社做好管理,保障育苗质量。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