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是一首诗,是一首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生态和谐、自然优美之诗。小城的欣欣向荣,民众的安详笃定,生活的美好情趣,带给人灵魂深处的感动。 心在佤山 漫步在树木掩映、暮霭渐落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身心的疲累瞬间消隐。一串串镶嵌在街道两旁建筑物上的景观灯,在每一个夜幕降临的迷离幻境中,唤起人们终生守护这座品牌定位为“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城市的初心。 这是一座沉淀情感的城市,所有匆匆的脚步在这里都可以慢下来,所有的爱恨情仇在这里都可以放下来。单是静静地独坐,生活的琐碎和无奈便会随着凝目青山远黛而阻隔在心扉之外。倒映的星辉在水景的清灵里摇曳成一水阑珊,让流年锦瑟的过往在时光里回放。灵动的佤山在季节轮回的光阴里落笔从容、泼洒淡墨,在幡然了悟中聆听生命成长的轻鸣。 身为一个久在西盟的人,能感悟到“万物皆有灵”的真谛。西盟佤部落以其独有的方式,保留了人类童年的本真与单纯。走进西盟,欢乐自然喷发,天赋人格释放,让人无不感慨生命空间的广袤,人世间多少繁芜皆尽简化,剩下的只是生命的谦恭与舒展,知足和博爱,简单并随性……这样的城市定位,悄然而分明地为我们打开一座清寂却特色浓郁的边地小城。 快城慢活 一座建筑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整个佤山一公园。西盟是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其城市建设融入了鲜明的佤文化元素。四季如秋的气候特征,苍翠古老的森林,原始古朴的民居,歌舞遍野的生活,造就了西盟这座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慢城”。 勐梭龙潭紧挨县城南侧,是侏罗纪第三系地壳陷落形成的天然热带雨林淡水湖泊,四周层峦叠嶂、水映山城、景色秀丽,灵动地点缀着佤山的日子。沿着用特制材质铺排成的栈道,从栈道边的野莲洼开始,一路走一路观望,一路观望一路遐想,经龙摩爷圣地、蟒蛇谷等十余个围绕龙潭的景点,一直走至名为“秘境佤寨”的酒店。只见一座座特色鲜明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蓝得逼人的池水边上,稻子怯怯地低下了头,却不乏成熟的清香。龙摩爷圣地林幽草密,云雾缭绕,在幽深的谷底树梢和悬崖峭壁上,悬挂着无数的水牛头骨。“龙摩爷”是佤语的音译,意为人们向“众神灵”祈福求安的圣灵之地。 民族文化工作队练功房前的宣传栏里,曾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云南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剧照引人瞩目,青山、绿水、古道、村庄,敲木鼓的阿佤汉子、跳甩发舞的佤族姑娘……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道道生活的亮光,仿佛上苍遗落在秋天的一颗果实,雨落处是一曲山水空蒙的歌,是一幅天高地远的画,更是这片乐土的魂。 至情未了 夜色渐浓,人影渐疏,回到星光璀璨的县城街衢,在柔和的街灯里回味普洱茶的融融暖意。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必做,“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的馈赠,终将使躁动的身心得到释然,那是至善至纯的未了情缘,那是最真最实的心灵归处。 西盟佤山是慢节奏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一点也不浮躁。这里大地包容,人民和善,天只顾着蓝,云只顾着白,流水不湍急,阳光不热辣,风雨不暴戾,野花不经意地开,鸟儿漫山遍野地歌唱,是一个足以让人内心平静的地方。当我们疲于奔波的时候,应该在内心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不妨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放下心情,好好看看沿途风景。闲暇时不妨在佤山坐拥阳光,泡一杯普洱香茗,品一册书卷墨香,让茶香书香把那些尘世俗念的愁闷一扫而光。 人静心不浮,心静方能豁达。在西盟佤山,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都心怀感恩,在每个清晨启程,迈着追梦的脚步奔向希望的田野,然后让心灵回归,让缤纷的生命之花去芬芳这座小城。(苏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