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农作物种植、管护培训以及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相继在普洱各地开展。近年来,普洱市围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蔬菜、水果、咖啡、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管理培训和农文旅产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永兴)2月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前期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在联珠镇、文武镇、坝溜镇、那哈乡等乡(镇),采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万名茶产业技能人才”和“千名文旅产业技能人才”培训活动。 截至3月中旬,该县共开展培训22期1212人次,其中,生态茶园管护、茶叶营销等茶产业培训16期876人次,农家菜烹饪培训、云南特色小吃制作等文旅产业培训6期336人次。 通关镇丙蚌村挖野村民小组村民刀忠明就因为参加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他说:“我2022年就建盖了钓鱼棚,但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不是很好而且成本较高,回头客很少,加上周边有多家钓鱼棚可选择,我们家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年收入才有10万元左右。自从参加了农家菜烹饪和云南特色小吃技能培训后,我的厨艺明显提升,菜品增多了,口味也基本能满足客人对菜肴的需求,来钓鱼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了,今年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 文武镇大沟村村民马祖发也表示,自己种植茶叶10亩,通过培训老师手把手现场指导,自己制作青绿茶、红茶、黄茶的技艺有了提高。 近年来,墨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产业发展和群众技能培训需求,将各类特色班安排在贴近农户生产生活的地方,让群众免去舟车劳顿,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拓展增收新途径。三年来,墨江县共培训茶产业技能人员2344人次,康养文旅人员2581人次,为墨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又讯(通讯员林玲吕建翔)近日,为期6天的文武镇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武镇大沟村举办,旨在进一步提高茶农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促进茶农强技能促增收。 此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共有53名村民参训。培训老师向村民详细讲解了茶叶的分类、加工、炒茶、杀青、揉捻等内容,并通过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进行实操,让参训学员直观地学习到茶叶加工的技术要领。 “大沟村共种植茶叶面积4400亩,此次技能培训弥补了茶农在茶叶加工技术上的不足,为促进茶农增收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大沟村党总支书记刁亚东说。 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收获颇丰,今后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茶叶的种植和加工中去,不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 近年来,文武镇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逐步发展电商,引导群众主动提高茶叶加工技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