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深挖“旅游+”内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了一批旅游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文旅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增强。 普洱日报讯(记者 曾琳寓 通讯员 陈云波)近年来,普洱市供销合作社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激活闲置低效资产,通过招商引资和以商招商等方式,将废弃农资仓库改造成为“55咖茶时空”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助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55咖茶时空”把深厚的历史文化、供销文化与普洱茶、咖啡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引进21家经营主体投资1500余万元,带动解决城区300人就近就业,实现茶叶加工产品年销售额3000万元。 “55咖茶时空”作为一个面对大众开放的复合型空间,将一系列怀旧生产场景、历史场景、打卡装置进行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艺术体验,成为普洱中心城区的文化地标之一。打造集茶咖体验、婚礼策划、电商直播、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社区空间、文创空间,实现了“产业+艺术+生活”的有机融合,让旧仓库蝶变成网红打卡地。 此外,紧扣“静、老、旧、简”仓库建筑风貌,突出“供销元素”“供销符号”,“55咖茶时空”通过展示8个主题馆和“供销老物件”,集中展现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变迁。通过注入地域特色、创意产业、生活美学等元素,让老基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消费、参观游览。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