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孟连 >> 正文





【一线看发展】孟连“334”机制——一颗牛油果写出共富账本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3/21/ 10:33 点击:

 

(通讯员 胡贵红 摄)

3月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公信乡糯董村牛油果种植基地,牛油果树花开正盛。这些竞相绽放的花朵里,藏着边疆山村共同富裕的希望。

牛油果种植是孟连县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是国内种植规模最大且能够稳定供应高端优质国产牛油果的唯一产区。

为了让更多农民参与牛油果产业、共享发展红利,孟连县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推出“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即农户以土地入股获30%收益,企业以技术、种苗入股占30%,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共享40%,构建起“托管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

这道看似简单的算术题,却成为激活土地潜能的金钥匙。糯董村班伍组村民荣老大掰着手指算账:“家里3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保底分红700元;我在基地管理150多亩牛油果树,月工资3000元;加上采果季大约有7000元的摘果收入,仅从牛油果地里一年就能有6万多元的进账。”这笔“牛账”,让这个景颇族汉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几天,孟连糯董致鑫牛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扎儿和村民们正在基地里放水施肥,察看灌溉情况。如今这里已连片建成智慧种植园,滴灌系统在果园织就银色网络,空中无人机精准喷洒生物制剂。龙头企业绿银公司投入的组培育苗技术,让种苗成活率从60%提升至95%。企业以技术、种苗占股30%,构建起“专家工作站+田间学校”的培训体系。“一棵牛油果树管理得好,产量可达160公斤,产值在3000元左右。”扎儿对这个“牛产业”充满信心。

在芒信村分红现场,村集体账户数字跳动的瞬间,会议室响起热烈掌声。国有管理公司统筹品牌建设、合作社负责品控管理,三方共享的40%收益中,10%用于村集体经济,15%给到合作社,产投集团的15%则反哺产业升级。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不仅破解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困局,而且通过国有产投集团统筹品牌营销,让孟连牛油果通过冷链物流直供北上广,价格较散户销售提升30%,疏通了产业反哺乡村的渠道。

作为托管公司孟连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的王艳,笑称自己是“绿领”新农人。“2024至2025产季,孟连牛油果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京东‘双十一’促销破万单,盒马专属供应链缩短至48小时,山姆会员店的定制礼盒供不应求。”王艳说,为了用好孟连牛油果这一区域品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共同成立了中国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从清洗、分选、过秤到分级、打包、装车,确保每一箱新鲜的牛油果都能及时抵达全国各大城市,从而凸显国产牛油果“7天从枝头到餐桌”的消费优势。

2024年产季,孟连县牛油果产量达1.9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21亿元。从土地入股到技术赋能,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发展,“334”机制犹如精巧的榫卯,将政府、企业、农民紧紧咬合,构建起乡村振兴的良性生态。

夕阳西下,牛油果基地里依旧忙碌。扎儿掏出手机查看气象云图,准备调整灌溉方案;分拣车间内,工人们麻利地将果实分级包装;村口文化墙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在这片曾经闭塞的土地上,村民通过一颗颗牛油果实现了与世界市场的无缝对接。(云南日报记者  胡梅君  高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春暖花开“丰”景如画】孟连东乃:394 ... 下一篇:【产业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孟连:发展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