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邀请您来喝杯咖啡?”3月19日下午,丽江古城一处咖啡馆门前,一群市民游客惊喜地偶遇正在当地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谢谢啊。”习近平总书记闻言停下脚步和他们亲切交流,“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一句家常话,给予云南咖啡产业巨大鼓舞和肯定。 目前,云南已发展成为中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的省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咖啡豆产量5.13万吨,占我国咖啡总产量的48.2%,被誉为“中国咖啡之都”。 从种子到杯子。普洱,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称为“阿拉比卡的天堂”。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拥有肥沃的红土地,为咖啡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颗粒饱满、风味独特的咖啡豆。 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对高品质咖啡需求的增加,普洱市也在积极引导种植户增强精品咖啡意识,推进咖啡鲜果分级、分批采摘,不断提升当地咖啡豆的质量。咖啡生豆精品率由2021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36.3%。据了解,2024—2025产季,普洱咖啡的生豆产量预计将达5.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奏响“致富乐章”。咖啡不仅香醇可口,更是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金豆子”。普洱市着力发挥咖啡产区优势,不断丰富新业态,挖掘品牌潜力,弘扬咖啡文化,推动咖啡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群化,释放咖啡产业新活力。推动构建“企业+村集体+咖农”模式,建成多个咖啡庄园,带动咖农持续增收。目前,普洱全市有27万名咖农和咖啡从业者,人均收入相较3年前实现翻倍。 打造“咖旅+”新场景。普洱市不断发展以咖旅融合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咖啡庄园、咖啡主题街区、咖啡主题邮局、咖啡主题公园等咖啡消费体验新场景已成为热门“打卡地”。喜爱咖啡文化的游客可以在思茅老街感受普洱府百年历史文化与时尚咖啡元素的生动结合,可以在咖啡主题街区和潮饮场馆感受松弛畅快的周末时光,还可以在咖啡主题邮局向远方的朋友寄出一张普洱咖啡明信片……在咖啡原产地采咖啡、磨咖啡、喝咖啡、了解咖啡,在咖啡庄园沉浸式体验游,正成为普洱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咖旅+”的多元业态带热了普洱旅游经济。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普洱市共接待游客3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71%;实现旅游花费34.37亿元,同比增长13.21%。“咖啡+旅游”“咖啡+民宿”“咖啡+文化”……普洱,作为咖啡原产地,越来越多的玩法和喝法层出不穷。 来普洱,喝一杯属于你的“普洱特调”。春天来喝雪梨白花拿铁,夏天来喝酸木瓜咖啡,秋天来喝牛咖茶茶,冬天来景迈山享咖啡时光,一年四季,季季尝新。 (本报综合) 

△记者 王承吉 摄
一城咖香 咖啡文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普洱日报讯(记者 张国营)普洱,不仅茶文化氛围浓厚,咖啡文化也较为流行,而且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等发展趋势,咖啡馆数量越来越多,咖啡大赛越办越精彩。 在普洱,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大街,还是背街小巷,寻找一个咖啡店并不难,咖啡已在普洱逐渐普及,品饮咖啡逐渐成为普洱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与记者谈起咖啡时,思茅区思茅街道过街楼社区居民李世贵自豪地说:“作为年轻一代,我不仅喜欢喝咖啡,从事的职业也与咖啡有关。” 思茅老街戴家巷9号,在这个保留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走马转角楼小院子里,店主“一朵小花”创新经营方式,让中西文化结合在一起,可以一口咖啡一口茶交替品,也可来杯咖啡和茶的“二合一”“混沌”同时品,看老街老巷老屋,听着轻音乐,让人回味悠长。 其实,普洱中心城区的咖啡馆还有很多。在阳光新城,可以悠闲地躺在摇椅上,喝上一杯普洱的雨林咖啡,欣赏着长得绿油油的咖啡树。在新华书店或云上乡愁书院,一些读者喜欢边看书边品咖啡,书本的油墨香和咖啡香互为“伙伴”,伴随着读者遨游知识海洋。在洗马湖畔的咖啡馆,可以品着咖啡,看日出、看日落、看彩霞。据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普洱主城区咖啡馆数量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多。 近些年来,普洱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咖啡大赛,如咖啡生豆大赛、咖啡冲煮大赛、咖啡烘焙师全能赛等赛事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业界大咖前来参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 2024年1月,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在普洱的成功举办,以“中国咖啡·全球共享”为主题,全面提升中国咖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竞争力。本届咖博会规格高、规模大,是中国咖啡原产地首次举办以“中国”冠名的国家级专业型国际化的咖啡博览会,纳入了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工信部联合发起的“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系列重点活动。 “我对普洱茶早已有所耳闻,在我们马来西亚,时常能看到普洱茶,因为普洱茶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金字招牌。普洱的咖啡,对于我来说比较新,咖啡博览会让我对普洱有了更新的认识,让我确切地了解到普洱盛产咖啡,中国几乎一半的咖啡产量是来自普洱。”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默罕默德·阿克玛·宾·阿卜杜·瓦哈布表示,通过此次咖啡博览会,感受到了与马来西亚不同的咖啡文化。 在普洱,咖啡不仅是用来喝的,还可以用来画画。走进当地的一些画家工作室或画展,还能观赏到一幅幅用咖啡绘制且独具创意的精品力作。 咖啡衍生品在普洱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走进与咖啡相关的销售点,咖啡杯、咖啡滤纸、虹吸壶、烘焙机、研磨机、咖啡杯、咖啡烘焙机以及咖啡豆(果)形状的挂件配饰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一墨咖香 “邮寄”咖啡原产地故事获赞 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瑞 张国营 廖智若愚)最近,甘肃省兰州市的集邮爱好者辛小葵收到了一份惊喜礼物——来自普洱市的“咖啡之都主题邮局”日戳。“这枚日戳是全国首枚,对于我们集邮爱好者来说有特别的收藏意义。我是一个咖啡爱好者,这枚来自普洱原产地的咖啡日戳十分珍贵。”辛小葵开心地说。 自今年1月1日,“咖啡之都主题邮局”日戳在普洱市亮相后,吸引了全国各地集邮爱好者及咖啡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收到了来自北京、江苏、江西、重庆等多地近200封求戳信。 据介绍,普洱“咖啡之都主题邮局”日戳以咖啡为主题,图案融合了咖啡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彰显着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这里盖上独一无二的咖啡邮戳,给自己爱的人寄一张明信片,是我今年做的最浪漫的事。”第一次来普洱旅游的重庆游客刘琳琳说,在沉浸式感受了普洱“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慢节奏生活后,她深深爱上了这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咖啡香的城市。 除此之外,咖啡书信也备受欢迎,一群新生代普洱咖啡人选择了一种“不新”的通讯方式,向更多人讲述普洱咖啡的故事。 普洱咖啡人李丹在2023年4月组织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改新村咖啡研学活动,因此见到了3岁的赵云彩、4岁的赵医玲,被孩子甜美纯净的笑容打动,一个将普洱咖农与远方咖啡爱好者连接起来的主意产生了。长久以来,咖啡一直被作为时尚符号,大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城市咖啡馆(店),容易忽略种植咖啡的咖农们。因此,李丹希望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建立起咖农和咖啡爱好者的联系。李丹很早就有了用书信联系的念头,来到改新村后,见到了淳朴热情又略带羞怯的咖农们,她确定了以信的形式——将咖农们的笑容制作成明信片,由自己团队的摄影师拍摄,正面写上咖农们想说的话,背面是回信。咖农也包括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咖农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们。刚开始时,李丹本打算将信写得长一点,但考虑到咖农们的文化程度和表达习惯,最后决定原汁原味地呈现咖农们说的话,而短短的一两句话,往往包含着有趣或深情的故事。 现在,咖农们已经陆陆续续收到回信。这些信件有的是远方的咖啡爱好者邮寄过来的,有的是游客来普洱旅游、参加咖博会时当场写的,满满都是对普洱咖啡的夸赞和对普洱咖农的祝愿。来自北京的回信就有好几封,信中写着“有被你们的笑容治愈到,咖啡也很浓郁,欢迎你们来北京”“我在遥远的北京品尝到了你们种植的咖啡,味道浓郁,口感极佳,我和爸妈都很喜欢喝,祝远在云南的你们身体健康”“咖啡很甜,但你们的笑容更甜”。很多回信传递到咖农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再转给咖农们。通过一封封讲述朴实故事的信,让不少咖啡爱好者向往普洱的生态山水、咖农的淳朴憨厚、咖啡的醇香芬芳。


一乘咖香 中老铁路助咖啡产业驶入“快车道” 普洱日报讯(记者 徐瑞)“铁路通了,我们的思路也打通了,通过一产提升改造基地、二产投入专业设备、三产做活庄园经济,让咖啡产业乘着黄金大通道飞速发展。”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录一语道出了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对咖啡产业及咖啡企业的影响。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普洱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老铁路“四好”建设的重要指示,抢抓中老铁路通车运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何放大中老铁路的辐射效应,助推沿线特色产业发展?普洱咖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给出了答案。该项目围绕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普洱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助力咖啡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乘着云南省实施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普洱市以思茅区为中心,打造世界级的咖啡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平台,推进形成中国咖谷的“洼地”效应,普洱咖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应运而生。 “普洱咖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总投资17.28亿元。自2023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在一产方面,加大了咖啡种植园生态化、绿色化提升。目前,中低产咖啡园提升改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依托北归、大开河、野鸭塘等5个咖啡庄园实施的1000亩咖啡采摘园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负责项目监督管理的思茅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榕文介绍道。 在普洱深耕近40年的龙头企业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围绕咖啡生豆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双提升”布局咖啡产业的发展,在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类型、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对咖啡企业来说,既畅通了物流,又增加了人流,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我们公司在一产上,建立了咖啡种子基因库,在精品咖啡品种上取得了新突破;二产上,新建了冷萃咖啡浓缩液生产线,研发‘果咖’‘花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咖啡产品,在咖啡精深加工上实现了新发展;三产上,通过‘认养一棵瑰夏’‘体验雨林咖啡之旅’等线下活动,在庄园经济上提升了附加值。”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跃军说。

一路咖香 普洱咖啡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11月,一家名为“一九七四”的咖啡厅正式在香港廉政公署大楼开幕。市民和游客可以自由出入咖啡厅,品尝神秘的“廉署咖啡”。 咖啡厅共提供三款咖啡,咖啡豆的选择特别体现了“一带一路”元素,彰显廉政公署与内地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打造“廉洁丝路”的合作。 香港廉政公署咖啡厅的菜单显示,“清廉”咖啡选取的是来自云南普洱的咖啡豆。不少网友分享由云南咖啡豆制作的“清廉”咖啡,味道偏酸,能喝出果酒香。 在国际市场,普洱咖啡“存在感”越来越强。据统计,2025年1月,思茅海关监管出口生咖啡豆808吨,同比增长191%,出口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本报综合)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