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云雾缭绕,古茶树错落其间,诉说着千年的茶事。这里历经岁月沉淀,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景观,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悠悠茶香。 傣族妇女仙贡出生在景迈山,她的家庭世代与茶相伴,茶融入了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时候,她跟随长辈们采茶、制茶,对茶的热爱悄然生根发芽。在仙贡心中,“人在草木间”意为每一棵茶树都是有生命的,景迈山人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守护茶林、传承先辈的制茶技艺,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推卸的使命。 仙贡深知,只有打造出景迈山茶叶的专属品牌,才能让这片土地焕发新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筹集了5万元创办了岩勐茶厂。2010年,澜沧县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她创新性地推出“一地生四金”模式,让土地流转生出“租金”、务工人员赚取“薪金”、股份合作分得“股金”、种植收获“现金”,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合作社采用“品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从茶叶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都统一标准、严格把控,确保茶叶品质。 2012年,仙贡将自家宅院改造成“奉祖家园”客栈,成为茶旅融合的典范,吸引无数茶商与游客纷至沓来。她致富不忘本,手把手帮助乡亲们提高种植技术,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卖出好价钱。作为普洱茶制作技艺(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市级传承人,仙贡除了卖茶,还通过各种方式将景迈山品茶、种茶的文化更完整、更立体地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内涵。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回顾申遗之路,仙贡感慨万千。她认为,申遗成功不仅是对景迈山茶文化的认可,对景迈山茶人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越来越多的景迈山人,像仙贡一样在做好茶的同时,加入到景迈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截至2024年,当地已培养景迈山非遗传承人20名,建立起遗产地、行政村、自然村3级遗产阐释展示系统。同时,组建培养了52名专兼职讲解员队伍,深挖景迈山内涵,围绕遗产价值和文化景观,讲好景迈山故事,持续打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品牌。(记者 徐一丹)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