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岔河村:乡村治理向新而行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3/27/ 10:10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聚焦扶残助老、环境整治等方面,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实现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方稷 魏喜杨 文/图)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黎明乡岔河村在推进乡村治理方面持续发力,以县委书记领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为引领,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先后获评“省级美丽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强组织,赋能基层治理新活力。黎明乡党委积极打造“头雁”队伍,选拔出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发展能力强的村干部,推动各村形成“头雁”效应。岔河村还定期摸排致富带头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储备优秀人才,推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同时,通过“四个一批”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成立合作社2个。2024年,岔河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完成20.8万元,基层治理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

建制度,聚合基层治理新动能。岔河村曾面临村民参与度低、事务决策不民主、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村领导班子决定从制度建设入手,全面推动基层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岔河村先后制定、修订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等制度,让村民的行为得以约束,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如今,村民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村庄事务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强基础,拓展基层治理新路径。自岔河村入选宁洱县第一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试点村后,黎明乡结合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实际,以岔河村田房小组为示范点进行建设,明确“以产兴村、以美富村、绿色发展”的目标,采用“系统化改造+插花式改建”模式,改善人居环境。通过人畜分离、规范停车、美化亮化等措施,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产业,驱动基层治理新引擎。为解决老品种实生茶品相差、产量和价格低的问题,探索引进了叶片大、品相好、价格优的“大芽头”品种,并引导村民组建了多支嫁接小分队进行品种嫁接改良。目前,全村茶园改良面积已超过千亩,帮助很多茶农实现大幅增收,2024年茶产业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同时,为丰富收入来源,岔河村引进核桃种植826.5亩、坚果1243亩、烤烟500亩、佛手234亩,黄牛存栏548头,实现了种养结合,长短互补的产业格局。

搭网格,推动基层治理新变革。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总支建立了“村党组织—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户”的组织架构,以3至10户为基础设置微网格,全村共划分为14个网格,设置网格长7名,网格员35名。各级网格员通过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收集群众诉求,代办各类事务,为群众提供便利。村委会还设立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通过监控系统,提升社会治安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效率,凸显“智慧+”优势。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勐朗镇: ... 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江城县扣紧春耕“风纪扣”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