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春季,普洱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画卷正在展开——在景迈山的万亩茶海中观赏刀舞,在精彩活动中寻味非遗,在古朴安静的书院中感受书香……尽情让自己身心沉浸在普洱多彩文化之中。本期文化空间,让我们与普洱的文化邂逅,共同品味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代印记交相辉映的风韵。 
本网讯(通讯员 鲁昱颖 周丽青 文/图)如果说傣族是水的民族,那么傣崩人则是“水火兼容”的族群。每年傣历三月十五,居住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芒京、芒那的傣崩人都要举行“赕火”祈福仪式。夜色中,熊熊烈火照亮傣乡的天空,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寨之间,古老的习俗在岁月长河中奔腾不息,延续着傣崩人的记忆与情感。 当赕火节如约而至,整个傣族村寨都会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傍晚,傣家男子围坐在广场旁制作“火筒”,广场中央早已用竹子和油酸果树搭起了高大的“火塔”,上面插满象征吉祥的物品。 随着夜幕降临,节日的高潮正式拉开帷幕。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火把点燃“火筒”,刹那间,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人们欢呼雀跃,围绕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傣族舞蹈,舞蹈动作轻盈优美,脚步灵活多变,仿佛在用肢体语言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赕火节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更是傣崩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节日里,长辈会向晚辈讲述节日的来历和传统习俗,让年轻一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那些精美的服饰、独特的舞蹈动作、庄重的祭祀仪式,都是傣族文化的瑰宝,通过赕火节得以代代相传。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