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普洱:林下药香飘乡野 产业振兴正当时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5/03/27/ 11:32 点击:

 

△林下药材种植。  (通讯员 王梅 李晓晶 牛泉霖 摄)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普洱中药材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础扎实、资源丰富,中药材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方向,正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

优势——

自然资源富集自然条件优越

普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无霜期315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23%,拥有4866万亩林地、4530万亩森林面积,有高等植物352科、1688属、5600种,占云南省的40%,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58种。已知中药材品种3665种,其中植物药2881种(国家重点普查药用植物309种),被誉为“生物种质基因宝库”和“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得益于丰富的林下资源,普洱被中医药专家称之为国内茯苓、龙血树、石斛、美登木、重楼、灯台树、葛根等药用植物生长条件最好的地方。

当前,普洱中药材种植面积75.77万亩(其中林下中药材28万亩)、产量11.94万吨、综合产值130亿元。云茯苓、白及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55%以上,有中药材龙头企业60户,建成“两院”院士及专家工作站75个,15家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定制药园”,认定数位居全省第一。拥有“普洱石斛”“澜沧砂仁”“澜沧草果”“澜沧八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发掘——

林下“掘金”药材成“药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满目的青山、熟悉的山林,给勤劳的山里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在普洱市政府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赋能下,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越做越大,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回乡发展中药材。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文朗村小海村民小组村民饶永常年在外务工,有一次回家过年时,他发现左邻右舍都种植重楼且收入可观后,便返乡种起了重楼,由最初的4亩扩大到现在的60亩。看着饶永的重楼生意做起来了,文朗村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重楼。“我们村有200余户农户种植重楼800多亩,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文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静说。

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马路村,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为中药材提供了绝佳的种植与发展环境。2016年,马路村开始引进中药材产业,主要种植黄精、重楼、露水草、三七等。2024年,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50户每户稳定增收3000元。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淞茂谷是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获国家批准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药材基地,种植有龙血树、余甘子、石斛、滇黄精等各种中药材。2024年,淞茂谷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320亩。依托中药材资源,公司将珍稀药材保护、开发、科研、加工、销售、种植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中药材康养旅居模式。同样将目光锁定在普洱林下中药材的还有澜沧田丰林下三七种植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便以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中药材回归山林、提质增效。

以上只是普洱市林下“掘金”的一个缩影,随着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政策趋严,当传统农业遭遇生态瓶颈,普洱选择向森林要答案,利用天然林、橡胶林等林地的荫蔽空间,模拟野生环境种植中药材,土地利用率提升40%,化肥农药使用量归零。

招引——

绿海藏金只待君来

采访中记者获悉,普洱市正围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现代中药、民族药、原料药、仿制药、医疗器械、天然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等领域面向全社会招商。

2024年,普洱市引入一批科技型企业投资合作,促成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普洱。其中,引进上古药业计划投资1亿元,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设乔木肉桂、滇黄精、土茯苓等中药材种植和“广地龙”养殖基地;促成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在景谷县建设茯苓交易市场;引进云南泽润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加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8亿元在墨江县坝溜镇建设4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引进文山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7亿元,实施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万寿菊颗粒加工厂及叶黄素油膏厂建设项目。2024年,全市共引进14个生物医药领域项目,落地7项,协议投资10.73亿元。

今年,普洱市持续在招商上发力,招引普洱市云茯苓全产业链开发建设项目,利用当地云茯苓资源开展云茯苓加工仓储、优良品种繁育及种植基地建设;“普洱白及”全产品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围绕白及原料加工、提取物综合利用领域,建设白及中成药、日化、保健、医用辅料、靶向药载体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普洱市中药、民族药研发生产项目依托普洱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丰硕的民族医药研究成果,推动新药研发及成果转化,打造云南省中药、民族药研发及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普洱市林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依托普洱的气候条件、林地资源、种质资源、中药材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青山不语,自有其巍峨;林海无言,蕴藏着无限生机。普洱林下中药材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特色突出,前景广阔。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墨江县:把准“致富脉” 开出“中药方” 下一篇:“旅居云南·康养普洱”重点产业推介洽谈会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