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在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虎/文 普洱市委组织部派驻界碑村驻村工作队/图)近年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界碑村探索学习培训、阵地建设、示范创建、联建联创等做法,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工作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引领力、组织力持续提升。 学习培训贯穿全过程,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将学懂弄通作为贯彻落实的前置环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把政策法规、先进经验和典型榜样等作为学习重点内容,以年度学习计划为指引,深化村周例会带头学、主题党日聚焦学、党员大会定期学、村组干部大会随时学、群众会议全员学和界碑夜校互动学“六学”制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学习,力争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畅通堵点,增强党员归属感。搭建“连心桥”、建设“微阵地”,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力和向心力。探索“村党总支+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农户”包干机制,明确党员责任区域和服务事项,激励党员干部在绿美创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中主动作为、示范引领。 融入口岸经济,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协调行业部门到村开展边民互市业务培训和个体经营证照办理,盘活存量商贸资源,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搭建中老“友好村寨”交流机制,组织开展双边互助共建活动,拓展合作领域,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引导党员带头打造边境贸易、餐饮民宿经营示范户,打造口岸经济界碑品牌。 汇聚优势,提高示范创建成效。充分发挥“边疆党建长廊”“国门党建”作用,以“先进”带“后进”,以“联建”促“自建”。用好“党政军警地”一体化联建联创资源,推动“警地”“村企”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成果共享。充分挖掘挂包单位优势资源,把业务指导与交流学习相结合,联合周边村庄,聚焦强边固防、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多样化的联创活动,互促互进、创先争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