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立足区域禀赋 壮大特色产业】景谷县文山村:“一棵种苗”撬动“一片产业”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3/31/ 11:01 点击: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区域优势,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育品牌,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海兵  文/图)近年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谷镇文山村以“一棵种苗”为抓手,积极推广茶园套种滇黄精“一地生两金”模式,并串联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让昔日的深山茶园焕发新生机。

文山村海拔高、气温低、雨水充沛,其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是培育中药材的天然“温床”,非常适宜滇黄精育苗和种植。2024年,文山村党总支书记石凤益投资40余万元,建成占地30亩的滇黄精育苗基地,预计每年可培育优质种苗600万株,基地年产值可达150万元。

育苗基地建成后,通过“以苗促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滇黄精种植,直接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文山村滇黄精产量已达25吨,亩产值1万元。

文山村村民谢丽琼家茶园套种滇黄精面积达120亩,产值可达120万元。如今,育苗基地的种苗为她节省了成本,今年她计划再扩种10亩。“有了稳定的种苗供应,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谢丽琼信心满满地说。

育苗基地不仅为产业注入活力,更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阵地”。基地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每日提供50个灵活就业岗位,人均日工资110元。

石凤益介绍,育苗基地联合经济联合社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育苗、移栽、管护等全流程技能,实现从“务工者”到“技术员”的转变,让村民真正受益。村民谢大姐感慨:“农闲时来基地育苗,既不耽误照顾家里,还能学技术。”

今年,文山村还计划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规模,开发黄精茶、黄精片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立足区域禀赋 壮大特色产业】镇沅县玻 ... 下一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