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区域优势,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特色产业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育品牌,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昊纬 陈家黎 文/图)时下,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玻烈村,一片片黄绿相间的沃柑地里,个大饱满的沃柑挂满枝头,漫山遍野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映入眼帘。 在恩乐镇的沃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村民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用剪刀剪下一颗颗饱满的沃柑放进背篓背出沃柑地,准备将其装车运往收购分拣厂。“采剪沃柑时,果蒂必须留短,在运输途中更能保证鲜果品质。”正在果园里劳作的村民王大姐边示范采摘沃柑边说:“我每天能采收500多公斤沃柑,单日收入都超过150元。” “从标准化种植、智能化分拣到冷链运输,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恩乐镇的沃柑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还出口到东盟国家。”普洱沃润吉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江介绍,该公司通过“零成本入园、零风险经营”的合作机制在玻烈村推广沃柑种植,让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和“技术管家”。目前,全村已有1000余名农户通过技术培训从事沃柑种植管理,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玻烈村村民李有付算起增收账:“我管理着50亩果园,每株有10元基础管理费,如果管理得当,单果直径尺寸超过65毫米的话,每公斤还有0.5元的提成,年收入稳稳超过3万元。” 近年来,玻烈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支部引路、企业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模式,将沃柑种植面积扩展至1.2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将突破2万吨,年产值有望超过5000万元,实现“种下摇钱树,结出致富果”的蜕变。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