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产业是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普洱市着力发挥咖啡产区优势,推动咖啡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群化,不断丰富新业态,挖掘品牌潜力,弘扬咖啡文化,释放咖啡产业新活力。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孙华)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次米竹村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不断探索创新,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一幅“山上种满咖啡树、院里晒满咖啡豆、村里飘着咖啡香”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日,走进次米竹村咖啡种植基地,只见咖啡树枝繁叶茂,村民正忙碌地进行管护工作。这郁郁葱葱的背后,离不开返乡创业者扎迫的努力。扎迫返乡创业后,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在当地投资建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培育改良新品种,为农户提供优质咖啡幼苗,教授咖啡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咖啡豆品质,并通过联系经销商上门收购,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我刚回来时,咖啡生豆收购价格下跌,许多村民一度有砍了咖啡树改种其他作物的想法。砍树容易种树难,我就想着要改变这种现状,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扎迫说。 经过科学管护,目前,次米竹咖啡厂的咖啡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00亩,每年能收获400吨咖啡鲜果,带动104户咖啡种植户增收。次米竹咖啡厂购置了设备,采用先进的无水脱皮绿色环保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咖啡的附加值。 村民娜克便是当地咖啡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之一。娜克在经营百货店之余,抓住咖啡产业发展的契机,在西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个性化经营指导和次米竹咖啡厂的专业指导下,扩大了咖啡种植面积,畅通了咖啡销售渠道,实现了增产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