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 蹴鞠,是一项在唐代开始流行的春季娱乐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生动描绘了蹴鞠的盛况:“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诗中不仅展现了蹴鞠的技巧与精彩,更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追捧。唐代的“鞠”是一种用皮革制成的球,球内填充毛发以增加弹性。蹴鞠,顾名思义,就是踢球。据说这是当代世界如火如荼的足球运动的滥觞。蹴鞠不仅在唐代广受欢迎,到了宋代更是风靡一时,成为社会各阶层热衷的活动。宋代的蹴鞠技艺更为精湛,玩法也更加多样,不仅有单人表演,还有团队对抗,场面热闹非凡,《水浒传》曾叙述过破落户高俅因善踢球而发迹的故事。 (来源:中国文明网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qmj/ms/201806/t20180615_4724841.shtml) 插柳 插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将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姑娘们则将柳枝斜插在鬓角,搭乘的车轿上也要插挂柳枝,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郊外踏青归来轿顶插柳的图景。在南方一些地区,清明前还把井沟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插上柳条。由于清明期间城中柳枝奇货可居,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叫卖柳条的小贩。这种种景象,如杨韫华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来源:中国文明网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qmj/ms/201806/t20180615_4724843.shtml)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