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普洱的田间地头,西瓜、马铃薯、贡菜等果蔬接连成熟上市,田间地头,农人们正辛勤劳作,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普洱市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柴婧 杨清云 李金廷)时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的百亩贡菜喜获丰收,种植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新鲜贡菜。 走进雅邑镇牙骨村村民鲍云珍家的贡菜种植基地,她正带领工人采收、去叶、分拣、装袋、搬运贡菜。与此同时,另一组工人正专注地削皮、开条、晾晒。现场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今年我家种了10亩贡菜,亩产量3吨左右,亩产值3000至4000元。收购商到家里收购,不愁销路,目前干贡菜累计卖了8000元。”鲍云珍说。 牙骨村今年种植贡菜120亩,预计产值40余万元。“贡菜种植项目是去年引进的,试种了一年效益比较好,今年计划继续推广种植,现在有65户农户参与种植。”牙骨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海岭说。 据了解,贡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近年来,雅邑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贡菜、西葫芦、辣椒、荷兰豆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并采取订单农业模式,解决种植、销售中的风险问题,让群众安安心心种植、稳稳定定增收。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